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格考试类 > 养老护理员 >

破解养老困局——会员养老模式的全面解析(保险养老篇)

更新时间:2020-08-12 

“我女儿好不容易才有现在的生活,我可不想成为女儿的负担。”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这句台词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顾佳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父亲成为了她难舍的牵挂。顾佳给父亲三种选择——找个保姆、跟他们一起住、安监控……找家庭保姆照顾自己,父亲担心保姆是否会尽心照顾自己,对保姆的专业度也有一定的怀疑;对于女儿提出的一起居住,父亲想到的是女儿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事业要打拼,不能给女儿增加负担,他说:“活了60多年了,从来没有给别人添过麻烦,不能临了临了让4岁的外孙也跟着他们操心。”

在家里安装严控,虽然可以随时观察父亲的情况,但是一旦发生意外,时间上也来不及赶回家,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几经思考下,父亲最后选择了一家高端会员制养老机构,与此同时,“会员制养老”也借势电视剧的热播一同登上热搜。

实际上,“会员制养老社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发达国家的主流养老模式。反观国内,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长辈们对退休生活的标准逐渐提高,养老生活开始发生从“生存”、“享受”到“理财”的明显转变。所以,“理财养老”日渐成为了新时代养老市场的新宠,一时间,很多保险公司以高端养老社区为噱头,吸引长辈们盲目投资保险型养老社区,以达到捆绑销售保险的真正目的。

但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往往因为追逐利益而一房多卖,并且存在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欠缺护理失能老人的能力、理财收益低、月费高昂等问题……当弊端诸多的保险理财养老模式,已成为长辈不能承受之重时,更多的人选择放眼世界,在美国、日本等养老事业发达的国家,牢牢占据主流地位的“会员制养老”模式,被引入国内,一跃成为了国内高品质养老的首选。这其中华润置地旗下的高端养老机构润馨汇,便是会员制养老模式的代表性机构。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养老型保险模式运营风险分析,及客户风险等诸多方面,与会员制养老模式进行全面对比。

破解养老困局——会员养老模式的全面解析(保险养老篇)

近年来随着养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多保险公司进入养老行业,主打“保险+养老社区”,即购买特定的理财型保险产品,可享受退休后分红以及未来入住养老社区的权益。以市场上规模较大、全国布局的某保险公司为例,其主打的产品为“现阶段分10-15年购买总保费200-300万的保险产品(每年20万左右),待退休后直到被保险人去世,每年可获得一笔稳定收益,并且可优先享受入住全国各城市高端养老社区的权益”。

作为吸引客户的手段之一,保险公司投巨资在全国各地兴建CCRC养老社区,以高端的形象和完善的硬件作为噱头。这种模式极具打动力与号召力,保险公司业务员寻找高端酒店大开发布会,将客户们齐聚一堂,经济大咖高谈阔论,社区住户现身说法,利用40-60岁客户对于未来养老生活的担忧和恐慌心理,逼定客户,往往大卖。而很多客户也认为买了此类保险产品,占了大便宜,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安享晚年。然而最后却没有办法兑现应有的承诺,客户最后浪费了时间与精力,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险收益,甚至损失了本金,得不偿失。

保险公司作为最精于算计的企业实体,保险行业盈利的本质就是兑付概率差,即缴费率远远高于出险赔付的概率,保费与赔付金额的差就是保险公司的利润。此种模式之于客户的风险有以下几方面:

1、超售

养老社区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单床投资至少几十万,如果按照床位与保单1:1建设,由于兑付期限长,资金占压大,无法盈利,因此超售就成为了必然。一个1,000张床位的养老社区,至少要按照1:10比例与保单绑定(一房多卖),即至少要卖给10,000人甚至更多,收取的保费减掉社区建设成本成为了公司的利润,这也是保险行业内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保险公司赌未来客户的入住时间差,但在老龄化逐年加速的现状下,这批40-60岁的客户将集中进入退休年龄,未来集中兑付风险大,一旦超出床位数量,必然会有人无法入住,届时如何处理,没有保险公司能给出答案。

2、服务难以保障

保险公司的养老社区类似售楼处,是其销售保险的道具,给客户展示使用,比起保费的高额快钱收益,养老服务累且微利,并非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保险公司也不会在服务方面投入太多,更有甚者将社区运营直接外包,目前被客户吐槽最多的也正是保险类养老社区的服务质量。

3、护理需求难以满足

目前保险公司运营的养老社区以面向活力长者为主。未来老人的身体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会分为“乐龄活力-半失能-失能护理”三个阶段,且护理阶段往往要持续5-8年(2019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我国预期人均寿命为77年,而预期健康寿命为68.7年),因此并非住进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社区就可安享晚年,到了失能护理阶段,往往社区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护理床位及服务,使老人不得不搬出去重新寻找照护机构。因此,是否有能力持续提供足够的护理服务是评价一个养老社区价值的核心考量之一。

4、低收益

理财类保险产品本质上是资金的再投资行为,其收益与整体经济环境紧密相关。险资整体投资收益与给客户的收益分红的利差,即为保险公司利润。前文已经分析,在国内外经济整体疲软的状态下,行业整体收益的降低直接影响客户未来的分红收益。很多客户认为产品未来的账面总收益远远高于自己累计的200万保费,但请大家注意,钱是有时间成本的,未来的钱拿到手已经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了(退休领取),贴现后现金价值远低于账面价值。但由于大部分客户不懂保险的精算逻辑,被账面价值迷惑,误以为此类保险产品收益惊人。笔者对某保险公司主流产品进行了模拟精算,发现其平均收益率在3%左右,考虑20年后疫情影响的经济下行预期,实际收益会更低。

5、高额的月费

保险类养老社区,购买保险仅仅是入住社区的门槛,真正入住后,还需要按月缴纳高额房租及服务费。目前高档的养老社区单人月费总和在1万元、双人在1.5万元左右,且未来随着物价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月费只会越来越贵,给老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经济压力。

归根结底,保险公司的生意模式决定了其不可能聚焦于养老服务,这也是日本与欧美发达国家全面放弃商业化养护型保险服务,转而开辟会员制养老模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引进发达国家运营成熟的会员制养老模式的养老机构,由华润置地斥资5亿元打造的润馨汇,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会员制养老机构之一。润馨汇的会员制模式,在降低了由商业化养老保险服务所带来的高风险同时,为长辈带来包括生活、娱乐、文化与健康等多个角度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更守护好了长辈们的本金,保障了会员的资产与权益。

破解养老困局——会员养老模式的全面解析(保险养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