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格考试类 > 碳排放管理师 > 行业资讯 >

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更新时间:2023-03-10 

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继党的二十大之后,再一次提到“能源安全”,结合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立足煤炭为主,发挥煤炭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加速清洁能源转型,行成多元供应保证、灵活性强的现代能源体系。风能、太阳能、储能、氢能是2023年规划的前沿与中心,

本文大约5600字,读完约14分钟。

今年是我国确立碳中和碳达峰“3060”目标的第三年,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能源、双碳、绿色经济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表述如下:

2023年发展预期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加强绿色发展金融支持。完善能耗考核方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

总体来看,应抓住两个主线,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与绿色低碳发展。而从今年1、2月各省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未来一年内各省级行政区也将同时关注煤炭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能源安全背景下

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

“富煤”是我国国情之一,煤炭是我国能源供给的基本盘,也是加大国内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的重中之重。

作为我国能源基础,加强加强煤炭安全保供

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我国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增加煤炭先进产能,加大对发电供热企业支持力度,保障能源正常供应。预计今年我国煤炭产量还将继续上升。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产量

41.3

39.0

38.5

36.8

34.5

表1 2017-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 (单位:亿吨)

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贵州等地是重要的原煤供应区。新疆政府报告提出,2022年新疆加快了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并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增产稳价保供目标任务。2023年,新疆将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优质产能,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准东国家级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哈密国家级现代能源与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

内蒙古提出,2022年内蒙古的煤炭保供任务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煤头化尾”是2023年工作重点,加快布局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促进煤焦、氯碱、氟硅化工产业延伸融合,并且提高煤炭弹性产能和应急保供能力。通过集中推进、重点突破,使煤炭及煤基产业产值向万亿级迈进。

陕西提出,2022年陕西完成了能源保供任务,全年外送煤炭近5亿吨。2023年,陕西会抓好煤炭稳产保供和优质产能建设,争取海泽滩等4处煤矿开工建设。

山西提出,2022年山西在能源供需紧张的形势下,每天约200万吨输送到全国各地。2023年,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山西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并促进煤炭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同时,山西将打造辐射全国的煤炭、焦炭交易中心,编制发布全品种煤炭、焦炭等价格指数,构建涵盖供应链、金融、储备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

贵州提出,2022年贵州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2023年,贵州将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此外,贵州将在煤炭流态化开采、微生物组等方向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加快推进智能采掘、智能建造等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着力突破煤炭地下气化、磷石膏和锰渣综合利用等一批“卡脖子”薄弱环节。

根据上述五省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省人民政府官网等资料,整理得出五省份2022年煤炭产量和2023预计煤炭产量,如表2所示。

 

新疆

内蒙

陕西

山西

贵州

2022年

产量

4.13

12.2

7.46

13

1.3

2023年

预计产量

4.83①

12.5②

7.5

13.65

1.45

表2 五省份煤炭产量 (单位:亿吨)

注:①根据新疆2023政府工作报告中“年内新增煤炭产能7000万吨/年”推算而得

②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铮接受采访时提及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发展高质量煤电

在增强煤炭增产保供的情况下,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更应值得关注。我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上述五省也在其工作报告中对煤炭清洁进行了说明。

新疆提出,要构建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产业链;内蒙古表示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把淘汰落后机组转为应急和调峰机组,把传统燃煤电厂转为新型绿色智慧电厂;陕西提到要推进陕煤煤炭分质利用二阶段、国能CTC后续工程、榆林煤制清洁燃料等重大项目,大力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山西表示将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会加快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发展,促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贵州会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其中,山西作为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该条例的制定对于加快推动煤炭及涉煤行业清洁高效发展,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为全国煤炭行业走清洁高效发展道路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该条例共分为六章,在第二章“规划与管理”提出,对“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应当根据煤种差异、需求和利用途径合理高效利用”,“肥煤、焦煤、瘦煤、无烟煤等特殊和稀缺煤种应当优先用于冶金、化工、材料等行业,限制特殊和稀缺煤种作为燃料直接利用”。

第三章“生产与加工”表示“鼓励和支持煤炭生产企业推行绿色、智能生产方式,根据实际采用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共伴生资源共采等开采技术和装备”。这些绿色低碳开采技术具有灵活性大,水文扰动量小等优点,有助于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章“利用与转化”第十七条提出“焦化企业应当加强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保障能源多元化供应格局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形成多元供应保障格局

在绿色低碳发展层面,各省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形成多元的能源供应格局,以此优化能源结构。广东、福建、云南等省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庆、湖北、浙江等地则通过鼓励新能源发展,推动自身绿色低碳转型;江苏提出“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省份开展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强调要“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宁夏、甘肃等省份提出放大自身的能源优势条件,进一步发展绿能;内蒙古、新疆将继续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此外,北京借助政府专项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为发展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方面,广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福建推进漳州核电1-4号机组、福厦特高压、智能配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安徽在2022年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投入运行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今年将进一步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辽宁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步发展氢能产业,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2022年吉林“陆上风光三峡”新增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增长50%,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此外,“山水蓄能三峡”工程加快推进,“氢动吉林”行动近期启动。山东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和能源转型发展九大工程,建好海上风电等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机制,推进蓝色碳汇研发利用,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山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开展风光发电,加快发展氢能、地热能、新型储能和能源互联网等,2023年将建设风电光伏五大基地,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

西部省份则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宁夏将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甘肃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建成国家第一、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青海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1090万千瓦建成并网、第二批700万千瓦全面开工,第三批1000万千瓦计划目标争取获批。

此外,新疆与内蒙古则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发展,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

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各省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强调要逐步建立起新的电力系统,主要有两大举措,其一是加大电网投资,提升跨区域调电能力,其二是加快提升电网系统需求侧响应能力。

上海、山东、浙江等地规划建设“外电入沪”、“外电入鲁”等重大项目,安徽、甘肃、青海、吉林等省份则提出要提高绿电输送能力。上海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建设深远海海上风电示范、外电入沪等重大项目,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浙江形成了“两交四直”特高压入浙通道,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安徽将进一步提高省外绿电受进规模,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156万千瓦。贵州建设贵阳、黔南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电力装机规模达8400万千瓦以上。四川在去年提早了实施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世界最大的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推进全国最大的“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等项目,通过电力建设利益补偿和激励政策,大力推进水风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甘肃全面建设陇电入鲁、核准开工陇电入浙工程,做好酒泉外送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青海加快750千伏昆仑山、红旗等输变电工程建设进度,力争第二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各省全面提升新能源发电调峰与调电能力。

在智慧电网方面,2022年吉林“陆上风光三峡”新开工风光发电装机719万千瓦,同时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推动“多能互补”模式发展。“大电网”工程着力谋划吉林电网“四横四纵”主网架构,强化500千伏电网结构,完善220千伏线路布局,构建辐射东西方向的坚强智慧电网,提升东西互济和新能源送出能力,满足输入省份的电力需求。“吉电入京”特高压项目纳入规划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大型储能成为关键词,关注储能不同技术路径

除了促进能源多元供给与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外,储能领域的关注也在提高。广东、重庆、四川、浙江、河南等省份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甘肃、辽宁、吉林强调要“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山西提出要“发展移动储能”,在储能方式层面,湖北则提出要建设“风光水储”项目,陕西积极推动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各式储能项目,青海建设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内蒙古则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

广东加快储能电池项目落地建设,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重庆将推动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河南省进一步关注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等产业。四川将比例化统筹配置新型储能。辽宁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吉林构建了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根据储能方式的不同,陕西建设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各式储能项目;湖北着力推进咸宁大幕山等11个抽水蓄能项目、华润仙桃等10个百万千瓦级“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青海建成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内蒙古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

工业行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低碳转型进入关键期,关注工业领域低碳节能改造。江西、重庆、安徽等省在多领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天津、辽宁、吉林、江苏则建立“低碳示范项目”或试点,河北、湖南、甘肃重点关注钢铁、建筑等产业,吉林、山东、山西等省着力关注煤炭产业,提升煤炭行业能源利用效率。

具体而言,江西实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行动,健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利用机制,培育壮大低碳产业,对环保治理、节能减排等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安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天津加快工业园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建设,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辽宁、吉林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升级改造,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形成一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项目。江苏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河北以钢铁企业为突破口,在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创A,引领企业深度减排、绿色转型。湖南积极稳妥推进“双碳”行动,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甘肃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健全企业碳排放管理和监管体系。山西积极布局先进环保高效煤电机组,稳妥推进煤电项目“上大压小”,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1600万千瓦。山东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实行“两高”行业全程动态监管,全面完成违规项目整改,关停退出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吉林推进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实施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重点区域散煤治理。■

本文作者系盘古智库助理研究员周骆佳、宗璐瑀,研究员王毅博

责任编辑:王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