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资格考试类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 模拟试题 >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考试知识:老年心理健康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1-03-06 

1、心理健康与美  美的前提是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对于美是直接的,表面的,而精神健康对于美是内涵的,根本的。美,首先表明一个人的心灵、气质、生命活力及民族特点,容貌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种不同的容貌只有通过心灵、气质表现自己的美,现代心理学认为,那些能够满足需要适合社会要求的对象,就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和愉快等,那些不能满足需要或不适合社会要求的东西,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恐惧、愤怒和仇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提高人的生命活力,增强人的体力、精力,驱使人去活动;反之,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降低人的生命活力。所以人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即使是发生了不顺心的事,也要极力摆脱情绪的影响,千万不要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要时刻牢记,真诚的是最美的。

2、心理健康与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衰老虽是个生物学的自然过程,但社会心理因素却能起着明显而又重要的延缓或促进衰老的双向调节作用,美国学者芮格利1976年提出:老年性的诸多衰老过程的征象有可能是心理冲突、痛苦与防御的累积结果,他在治疗一位70多岁的女患者时发现他明显的衰老并非是躯体器质性的衰老过程,而是压抑在她内心的10多年的心理创伤所败,芮格利指出:“患者,现在假使存在着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但神经病学和放射学检查都无任何品质性改变,也没有证据说明她患有脑血管疾病。其精神状态很明显地随压抑在内心的隐情起伏而波动”。有人对50-80岁患者所作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他们的性欲和记忆力并不像我们传统认识的那样,有很大的衰退和丧失,许多衰老患者并非是生理年龄意义上的衰老,而是心理、社会年龄意义上的衰老,是后者导致了直观上的老态龙钟,加速了生理衰老过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总会渐渐地老起来,黑发变白,额头皱起,体力衰弱,精力减退,开始步入老境,尽管衰老是人生旅途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每个人衰老的早晚却很不相同,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里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而今世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邪?人将失之邪?”这里再清楚不过他说明了人的衰老和年龄不成正比,一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尽管年龄很大,但其精神状态,行为动作上并不显老,而那些日常不注意养生的人,可能还不到衰老的年龄,就从内心到外形上表现出衰老的现象。引起衰老的原因很多,其中不懂得精神保健是重要的一方面,俗话说:“笑一笑,年变少,愁一愁,白了头”这里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老还是不老,与其精神状密切相关,在精神上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人,就不易衰老,相反,时常忧虑、悲观的人,会使衰老提前到来,传说中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白了头,就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三国》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雄姿英发,驰骋疆场统帅几十万大军,为何能被诸葛亮“气死”呢?原来周瑜刚愎自用,心胸狭窄,自作主张“讨吾荆州”,由于惨败巴蜀,一气之下,口吐鲜血而亡,临死之前还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可见他的妒嫉之心至死不悟。

情绪对衰老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发展的心身医学非常强调人的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人们对环境刺激因素的心理、生理反应,认为情绪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是人体内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因为当人精神愉快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其指挥作用增强,促进人体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活动,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因而使人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从而有效地抵御衰老。

3、心理健康与长寿  曹操在他的名诗《龟虽寿》中有曾这样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诗说的是志在进取的人,虽然知道年寿有限,然而却雄心勃勃,壮志不衰,并且不相信成败寿命全由天定,表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可贵的,俗话说:“发怒郁闷催人老,经常笑笑变年少”,说明要想延年益寿,应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愉快舒畅的情绪。四川省对372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中98%以上的人都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无一人是孤僻抑郁者。这些老人之所以成为“老寿星”,皆与他们心情舒畅,心胸宽广,对生活充满信心,对人生抱有希望分不开,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比较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能够活到70多岁,实属古来稀,其长寿的原因之一是注重心理健康,他主张人在老年时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更不要在身体虚弱时还竭力去追求名利,因为这样得到的往往是苦恼和烦闷,甚至是疾病,他特别欣赏具有清心寡欲精神状态的人,反对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北宋时有名的大文豪,他的诗或自然或气势雄伟,他的词豪放杰出,气贯长虹,其实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而且精通养生之道,尤其重视心理健康,“达观”是他倡导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多次遭贬,转辗流离,还受逐入狱,险些处死,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也一直保持了开朗的情绪,即使在最不得志的时候,他也不甘寂寞,或泛舟,或登山,尽情领略山川古迤风光,努力从苦闷中解脱,给自己开拓从内心到外在的广阔世界。

我国历代养生专家和医学家都把精神修养作为养生长寿之大法,在目前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的情况下,精神因素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者,不仅要躯体无病,而且要精神愉快,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可能长寿。因此,在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