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级健康管理师考试辅导:能量(2)

发表时间:2019-06-1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前言: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的4、6、9、11五个月进行,健康管理师考试网编辑团队为考生搜集整理考试资料供您学习使用。另外,健康管理师考试网2012年网络辅导课程正在招生,详情请查阅考试频道。

   (二)体力活动及強度分级

    由于体力活动強度的差异是对BMR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人在不同体力活动強度的状态下,所需消耗的能量亦有很大差异,且对能量营养素的摄入量亦有不同。

    2001年中国营养学会将我国居民活动强度由原来的五级调整为三级,即轻、中、重体力活动,从而更便于掌握与操作。调整后,一般成年人能量的推荐摄入量可用BMR乘以不同的体力活动水平系数(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进行计算,即能量推荐摄入量(RNI)=BMR×PAL。

   (三)食物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也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生理活动,故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就是食物的热效应现象。因此,食物热效应对人体而言实际上是能量的损耗。

    通常食物热效应的高低与食物营养成分、进食量和进食频率有关。如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的热效应最高;其次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为最低。一般食物脂肪的消化、吸收等活动约需消耗其本身所产生能量的4%~5%,碳水化合物则为为5%~6%,而蛋白质食物则要消耗其本身所产生能量中的30%~40%。若食用混合膳食时,食物的热效应作用可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或全日总能量消耗的6%,约为每日600kJ(150kcal)左右。并有吃得越多、进食越快,其能量消耗越多,食物的热效应逾高。通常,食物的热效应作用可在进食后7~8小时达到高峰。由于,进歺时的食物尚不能发挥其供能作用,故对其消化、吸收等活动所需的能量则是取自人体的能量贮备。所以,每歺摄入的能量至少应与其热效应所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四、能量供给

    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其相应的能量供给量的推荐值。其中,包括三大供能营养素的合理摄入比。我国营养学会于2001年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即对各年龄组人群确定了具体的能量摄入推荐量,同时也根据不同的活动强度确定了具体的能量推荐摄入量,并根据婴幼儿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的生理特点,制订了以单位体重的计量方法。通常其能量的需要量要高于成年人。不过,任何国家或组织推荐的能量供给量值都不是绝对的,而仅是适用于多数人的适中值。故在使用时可作为参考基数,并需结合人的个体状态或实际能量消耗状况加以适当调整。

    一般人在20~39岁这段时间中的基础代谢比较稳定,即以这个时期的能量供给量为基准;40岁以上年龄组可以每10年为一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能量供给量依次分别递减5%、10%、20%、30%。孕妇在妊娠期是需要额外供给能量,以满足胎儿发育的需要,并为合成乳汁作好准备。

    此外,能量是否能保持平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若能量长期收支不平衡,首先可反映在体重的变化,并可逐渐发展到影响人体健康。如体重超出理想体重值的15~20%者为过重;超出20%者为肥胖。反之,则为偏瘦、消瘦或极度消瘦。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当人的体形肥胖,或消瘦都有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始动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结核病、肝炎等。

    再者,由饥饿或疾病等原因造成的能量摄入不足,可使机体脂肪贮存减少,以致人的体能下降、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也会因此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如女性的体重过低,即可致性成熟延迟,或易生产瘦小婴儿;若老年人的能量摄入不足会增加营养不良的危险;若能量不足时,则人体会动员蛋白质氧化供能,从而增加蛋白质的消耗量,可产生蛋白质缺乏症。

思考题:

1.热能的单位有哪些?如何换算?

2.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哪几个方面?

3.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简单计算基础代谢热能?

4.成人的活动水平是如何分级的?
       
以上由健康管理师考试网整理



健康管理师直达

  

版权所有:健康管理师网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www.cgs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23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