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人耳对声音频率内容详解

发表时间:2019-07-1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导读:本章主要是关于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复习指导知识点:人耳对声音频率内容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内耳膜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它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人耳能接受超过1000HZ的声音不符合的。

  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赫尔姆霍茨

  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的频率产生共鸣。这种理论的主要根据是基底膜的横纤维具有不同的长短,因而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生共鸣。但这种根据并不充分。人耳能接受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之比仅为10:1。可见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并不对应

  行波/新位置理论 冯.贝克西

  声波传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它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运动

  神经齐射理论

  20世纪40年代末韦弗尔提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和声音的原有频率是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5000以下) 。



版权所有:健康管理师网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www.cgs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23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