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恋爱最美的地方便在于处于校园与社会的过渡带

发表时间:2019-07-1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在前些年大火的封顶韩剧《请回答1988》里,女主德善的爱情死了两次。在第二次无法判断正焕是否喜欢她时,她向“不懂求根公式,但懂人生”的东龙诉苦。

“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我呢?看来我没有资格被爱吗?”

“德善,别在乎谁喜欢你,而是你,你喜欢的人是谁 除了等待别人喜欢你,你大可以喜欢别人,是吧”

每个人都会渴望爱情的到来,渴望被爱,但却容易忽视爱人也是我们的一种权利。

挥别了白色考卷堆积的高三,踏入大学殿堂的毕业生,似乎得到了某种“恋爱自由‘的许可证。没有 “早恋”帽子的恋爱生长得更加肆意。而从众的心理引导的恋爱也不在少数。

 

不同于其他宿舍有个别脱单的例子,朋友的宿舍每个人都是单身,她常与吐槽:”我没觉得单着有什么不好呀,我们舍长总强调这事,还说我们宿舍怎么都没人要,好像大学生一定得脱单才是正常现象!”

朋友和我细说,有些恋爱过程进展得er是过于快了,“一个月相识到牵手“,在大学里早已不是常态。宿舍楼下每晚上演着情侣们难以分别的情节。这样的氛围下,好像单着就等于不受欢迎,没人喜欢。

大学的男女交往目的逐渐扭曲,许多大学生恋爱心态不正,同时,交往对象频繁更换。盲目从众心理是大学生最易沾染上的不良心理,多体现在消费等行为上。近些年,大学恋爱这块纯洁的净土也逐渐被此种心理影响。

就如朋友的舍长,受到身边环境大家迅速脱单的影响,无意中萌生了错误的价值观与爱情观。在这类人眼里,被爱等同于被肯定,这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错误就在于他们将这种心理极端化,推衍至”不被爱等于没价值”的错误逻辑。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本就还未发展完全,容易受环境影响。这也就不难解释大家为什么如此害怕被单着了。

我想,他们也正受此种心理的折磨吧。

从众心理引导下的恋爱往往功利性极强,没有共同兴趣建立的广泛话题一旦双方有所矛盾,因此激化

台湾作家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在撒哈拉的清贫却温馨的日常给以往冷酷的沙漠添上了人情味。二人相识在西班牙,两人因为共同的兴趣互有好感,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面对现实分别的六年二人也没有强求或选择遗忘,跟随自己的心走,最后重遇当初的心动。

三毛与荷西的恋爱态度很值得我们思考,顺其自然,不过度迎合,不一味抗拒,健康交往,才是交友和恋爱的正确态度。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孤单“而对自身的价值妄加定论,盲目从众地去谈一场莫名其妙的恋爱。

 

毕竟价值从来都不是依靠他人的喜爱来实现的。在尚未遇见爱情之前,最好的状态就是充实自己,等到遇见最好的他/她时,你也是最好的自己。我们或许未能在青春正好的时候等来爱情,却能避免 “曾经的你是最好的你,现在的我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着一整个青春” 式的青春遗憾,去迎接未来的伴侣。

正如张小娴所说:“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我们不必为了一时的“不那么合大流”而慌张,去选择其实并不符合我们内心深处想法的行为。许多人有幸很早地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但也不乏在爱情中受伤的人。

我们或许是命中注定要等待别人的那类人,那个他/她正在努力地为我们的遇见做准备,我们也要耐心等候,变得更好。要相信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大学恋爱最美的地方便在于处于校园与社会的过渡带的我们,遇上了脱身于世俗显得尤为干净的爱情。而若以从众的心态强求,大学恋爱也便失去了它的美好与特别。在美好的年纪,勇敢地说“我不愿将就”,我要两情相悦,两种灵魂靠近的爱情,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美丽。

版权所有:健康管理师网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www.cgs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232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