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建委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辅导:蛋类及蛋制品

发表时间:2019-06-1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导语:2019年全国考试时间一般为357911月份,编辑团队会在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年卫建委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辅导、历年真题、模拟试题以及相关考试报名信息供大家参考!

  蛋类及蛋制品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鸵鸟蛋、火鸡蛋、海鸥蛋及其加工制成的咸蛋、松花蛋等。蛋类的营养素含量不仅丰富,而且质量也很好,是一类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1、蛋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蛋的微量营养成分受到品种、饲料、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蛋中大量营养素含量总体上基本稳定,各种蛋的营养成分有共同之处。
  (1)蛋白质
  蛋类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0%以上。全鸡蛋蛋白质的含量为12%左右,蛋清中略低,蛋黄中较高,加工成咸蛋或松花蛋后,变化不大。鸭蛋的蛋白质含量与鸡蛋类似。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最接近,因此生物价也最高,达94,是其他食物蛋白质的1.4倍左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高,和谷类和豆类食物混合食用,可弥补其赖氨酸或蛋氨酸的不足。蛋中蛋白质中还富含半胱氨酸,加热过度使半胱氨酸部分分解产生硫化氢,与蛋黄中的铁结合可形成黑色的硫化铁。煮蛋中蛋黄表面的青黑色和鹌鹑蛋罐头的黑色物质来源于此。
  (2)脂类
  蛋清中含脂肪极少,98%的脂肪存在于蛋黄当中。蛋黄中的脂肪几乎全部以与蛋白质结合的良好乳化形式存在,因而消化吸收率高。
  鸡蛋黄中脂肪含量约28%~33%,其中中性脂肪含量约占62%~65%,磷脂占30%~33%,固醇占4%一5%,还有微量脑苷脂类。蛋黄中性脂肪的脂肪酸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最为丰富,约占50%左右,亚油酸约占10%,其余主要是硬脂酸、棕榈酸和棕榈油酸,含微量花生四烯酸。
  蛋黄是磷脂的极好来源,所含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效果,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鸡蛋黄中的磷脂主要为卵磷脂和脑磷脂,此外尚有神经鞘磷脂。各种禽蛋的蛋黄中总磷脂含量相似。它们使蛋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状,但因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到脂肪氧化的影响。
  蛋中胆固醇含量极高,主要集中在蛋黄,其中鹅蛋黄含量最高,其次是鸭蛋黄,加工成咸蛋或松花蛋后,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变化。
  (3)碳水化合物
  鸡蛋当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大约为1%左右,蛋黄略高于蛋清,加工成咸蛋或松花蛋后有所提高。
  (4)矿物质
  蛋中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蛋黄部分,蛋清部分含量较低。蛋黄是多种微量元素的良好来源,包括铁、硫、镁、钾、钠等。蛋中所含铁元素数量较高,但以非血红素铁形式存在。由于卵黄高磷蛋白对铁的吸收具有干扰作用,故而蛋黄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仅为3%左右。
  (5)维生素和其他微量活性物质
  蛋中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且品种较为完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微量的维生素C。其中绝大部分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大部分维生素B1都存在于蛋黄当中。鸭蛋和鹅蛋的维生素含量总体而言高于鸡蛋。此外,蛋中的维生素含量受到品种、季节和饲料中含量的影响。
  2、蛋类的合理利用
  在生鸡蛋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抗生物素蛋白能与生物素在且肠道内结合,影响生物素的吸收,食用者可引起食欲不振、全身无力、毛发脱落、皮肤发黄、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的症状;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故不可生食蛋清。烹调加热可破坏这两种物质,消除它们的不良影响。但是至不宜过度加热,否则会使蛋白质过分凝固,甚至变硬变韧,形成硬块,反而影响食欲及消化吸收。
  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大量食用能引起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疾病的危险因素,但蛋黄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对心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因此,吃鸡蛋要适量。据研究,每人每日吃1~2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水平既无明显影响,可发挥禽蛋其他营养成分的作用。
  三、水产类
  水产动物种类繁多,全世界仅鱼类就有2.5万~3.0万种,海产鱼类超过1.6万种。水产食用资源与人类饮食关系密切。从巨大的鲸鱼到游动的小虾,许多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这些丰富的海洋资源作为高生物价的蛋白、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来源,在人类的营养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1、鱼类
  按照鱼类生活的环境,可以把鱼分为海水鱼(如鲱鱼、鳕鱼、狭鳕鱼等)和淡水鱼(如鲤鱼、鲑鱼);根据生活的海水深度,海水鱼又可以分为深水鱼和浅水鱼。
  (1)鱼类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蛋白质。鱼类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平均18%左右,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较平衡,与人体需要接近,利用率较高,生物价可达85%~90%。
  2)脂类。脂肪含量约为1%~10%,平均5%左右,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不同鱼种含脂肪量有较大差异,如鳕鱼含脂肪在1%以下,而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
  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般占60%以上,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消化率为95%左右。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其碳原子数多在14~22之间,不饱和双键有1~6个,多为ω-3系列。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约1.5%左右。有些鱼不含碳水化合物,如鲳鱼、鲢鱼、银鱼等。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糖原。鱼类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其致死方式有关,捕即杀者糖原含量最高;挣扎疲劳后死去的鱼类,体内糖原消耗严重,含量降低。
  4)矿物质。鱼类矿物质含量为1%~2%,其中硒和锌的含量极为丰富,此外,钙、钠、氯、钾、镁等含量也较多,其中钙的含量多于禽肉,但钙的吸收率较低。海产鱼类富含碘,有的海产鱼每公斤含碘500~1000μg,而淡水鱼每公斤含碘仅为50~400μg。
  5)维生素。鱼油和鱼肝油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E(生育酚)的一般来源。多脂的海鱼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 烟酸等的含量也较高,而维生素C含量则很低。一些生鱼制品中含有硫胺素酶和催化硫胺素降解的蛋白质,因此大量食用生鱼可能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
  (2)鱼类的合理利用
  1)充分利用鱼类营养资源。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含有极少的饱和脂肪酸和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应用价值在营养学中受到特别的重视。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肉”。
  2)防止腐败变质和中毒。鱼类因水分和蛋白质含量高,结缔组织少,较畜禽肉更易腐败变质。特别是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组氨酸含量高,所含的不饱和双键极易氧化破坏,能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对人体有害。因此打捞的鱼类需及时保存或加工处理,防止腐败变质。有些鱼含有极强的毒素,如河豚鱼,虽其肉质细嫩,虽其味道鲜美,但其卵、卵巢、肝脏和血液中含有极毒的河豚毒素,若不会加工处理,可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
  2、软体动物类
  软体动物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某些软体动物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普遍较低。蛋白质中含有全部的氨基酸,其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比牛肉和鱼肉都高。在贝类肉质中还含有丰富的牛磺酸。软体动物微量元素的含量以硒最为突出,其次是锌的含量,此外还含有碘、铜、锰、镍等。
  水产动物的肉质一般都非常鲜美,这与其中所含的一些呈味物质有关。鱼类和甲壳类的呈味物质主要是游离的氨基酸、核苷酸等;软体类动物中的一部分,如乌贼类的呈味物质也是氨基酸,尤其是含量丰富的甘氨酸。贝类的主要呈味成分为琥珀酸及其钠盐。

以上由卫健委健康管理师考试网整理

版权所有:健康管理师网     网站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1 (www.cgs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23285号-1